观察:“草根经济” 才是消费主力
在互联网领域,招聘更像是一个传统行业。目前,大部分的招聘网站的年均增速仅在15%到20%之间,与互联网其他行业相比增速很低。今年,赶集网招聘版块的收入大概在7亿多元,与去年的2亿多元相比翻了几倍,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。我们体会到两个显著变化:来自二三线、三四线城市的流量占到了80%多;来自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占到了总流量的50%以上。专注用户体验、紧抓移动互联网机遇,让我们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。作为一个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,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力期。
数据显示,赶集网一天最多收到17万份简历,以独立访客的IP计算、每月的活跃用户有2亿人。假如把所有岗位比作金字塔,上端的是白领职位,那么下面是庞大的基层岗位需求。去年,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流量就只占到了我们全部流量的15%左右。二三线城市、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近些年迅猛上涨,“屌丝经济”开始逆袭。决不能忽视中国好几亿的、月收入几千元人群的消费力,或许单人贡献额度并不高,但这一规模庞大的群体创造了旺盛的购买力,从这个意义来说,“屌丝经济”其实也是种“长尾经济”。研究他们的需求和习惯,提供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,消费者就会“用脚投票”作出选择。
举个例子,你想通过网络找份工作,需要先注册,进入首页看到大量白领岗位的广告,翻了好几页才能看到基层岗位,找到职位后你看不到企业的联系方式,必须投递简历。但目前赶集网的做法是,把服务员、保安、前台、行政助理等非常基础的大众招聘放在首页,直接点进去看到公司电话就可以拨打,不需要投递简历就能直接和老板沟通。中小企业一开始在赶集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完全免费。在免费基础上,供需双方信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平台。到最后,你下载一份简历我收4元钱,平均15份简历有5个面试,5个面试有一个入职,和线下需要花费500元至1000元招一个人相比,我们的成本极小。
今年2月14日起,赶集网举办了为期15天的招聘节活动,日均求职者从去年的300万增加到800万,每天在赶集招聘节专区找工作的人数就超过230万人,5天就超过了1000万人,相当于350场3万人规模的大型线下招聘会。这也意味着,网络招聘有望成为中基层人才求职的第一通道。如果你不着急招人就免费发帖,着急就以4元一份的价格看简历,100元就可以把信息“置顶”一个礼拜。我们不阻断信息、提供一个免费平台、超低成本帮用户招人,是对现有垂直网站动辄几千元套餐的颠覆。虽然也有针对大企业2000元的套餐,但是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完全通过自助操作就能完成。
同时,我们在移动互联上做了很多创新。移动互联不仅给赶集网所处的分类信息领域带来巨大影响,而且为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战场,它不是替代,而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。目前,我们有超过50%的流量来自移动互联网,预测明年这一比例将超过70%。
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上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潮流。然而,很多垂直型网站的移动流量占比仅20%,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。因为垂直网站专注于细分领域,不管是找房子、找工作还是找二手车,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:用户使用频次低。我买完房子下次再有需要可能就在五年十年后,所以客户在手机上使用并下载这个客户端的意愿偏低。
这时候,平台型网站的后发优势就开始显现。我们为什么叫做平台型公司?因为我们是一个把用户和大量中小商家结合到一起的平台。从搬家服务、保洁服务、家教私人教练、到修马桶的个人,大量的生活小商家都在这个平台上。生活服务非常零散,需要大量运营和线下进行整合,所以我们有几亿的市场投入和全国好几万人的线下队伍。
在跟踪用户行为的时候,我们发现用户真的像我们广告词中所说,看完工作看房子,看完房子找服务,再去交友。作为一个生活服务的入口,我们考虑到用户整个生活的轨迹,并且在移动互联网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用户的这种轨迹。手机客户端每天几十万的下载量,是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优势的体现。
其实,平台型公司有一个很长的酝酿期,早期挣不到钱。2004年,我从硅谷回国创业,当时美国已经有了信息分类网站Craigslist。国内的分类信息还发布在报纸上、贴在电线杆上或者楼道里。几乎同一时期,大家都看准了这个机会,几千家网站开始做分类广告。垂直网站往往只做一个品类,房子、车、招聘,把商家聚集起来,打大量的广告,把用户收集到平台上,然后开始找商家收费。平台型公司则对商家和用户都免费,积累起大量的用户和商户才会发力。从2005年到2009年,分类信息平台网站在外界没有什么声音,因为都在一点点积累,没有极大用户量,商业模式就无从谈起。
现在,我们花了近十年时间建立起的大平台已经到了发力期。我们做了很多创新,提供私人定制服务,之前在PC很难实现,但在移动上我们可以随时找到这个用户做定点推送。可以说,移动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机遇。
数据显示,赶集网一天最多收到17万份简历,以独立访客的IP计算、每月的活跃用户有2亿人。假如把所有岗位比作金字塔,上端的是白领职位,那么下面是庞大的基层岗位需求。去年,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流量就只占到了我们全部流量的15%左右。二三线城市、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近些年迅猛上涨,“屌丝经济”开始逆袭。决不能忽视中国好几亿的、月收入几千元人群的消费力,或许单人贡献额度并不高,但这一规模庞大的群体创造了旺盛的购买力,从这个意义来说,“屌丝经济”其实也是种“长尾经济”。研究他们的需求和习惯,提供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,消费者就会“用脚投票”作出选择。
举个例子,你想通过网络找份工作,需要先注册,进入首页看到大量白领岗位的广告,翻了好几页才能看到基层岗位,找到职位后你看不到企业的联系方式,必须投递简历。但目前赶集网的做法是,把服务员、保安、前台、行政助理等非常基础的大众招聘放在首页,直接点进去看到公司电话就可以拨打,不需要投递简历就能直接和老板沟通。中小企业一开始在赶集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完全免费。在免费基础上,供需双方信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平台。到最后,你下载一份简历我收4元钱,平均15份简历有5个面试,5个面试有一个入职,和线下需要花费500元至1000元招一个人相比,我们的成本极小。
今年2月14日起,赶集网举办了为期15天的招聘节活动,日均求职者从去年的300万增加到800万,每天在赶集招聘节专区找工作的人数就超过230万人,5天就超过了1000万人,相当于350场3万人规模的大型线下招聘会。这也意味着,网络招聘有望成为中基层人才求职的第一通道。如果你不着急招人就免费发帖,着急就以4元一份的价格看简历,100元就可以把信息“置顶”一个礼拜。我们不阻断信息、提供一个免费平台、超低成本帮用户招人,是对现有垂直网站动辄几千元套餐的颠覆。虽然也有针对大企业2000元的套餐,但是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完全通过自助操作就能完成。
同时,我们在移动互联上做了很多创新。移动互联不仅给赶集网所处的分类信息领域带来巨大影响,而且为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战场,它不是替代,而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。目前,我们有超过50%的流量来自移动互联网,预测明年这一比例将超过70%。
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上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潮流。然而,很多垂直型网站的移动流量占比仅20%,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。因为垂直网站专注于细分领域,不管是找房子、找工作还是找二手车,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:用户使用频次低。我买完房子下次再有需要可能就在五年十年后,所以客户在手机上使用并下载这个客户端的意愿偏低。
这时候,平台型网站的后发优势就开始显现。我们为什么叫做平台型公司?因为我们是一个把用户和大量中小商家结合到一起的平台。从搬家服务、保洁服务、家教私人教练、到修马桶的个人,大量的生活小商家都在这个平台上。生活服务非常零散,需要大量运营和线下进行整合,所以我们有几亿的市场投入和全国好几万人的线下队伍。
在跟踪用户行为的时候,我们发现用户真的像我们广告词中所说,看完工作看房子,看完房子找服务,再去交友。作为一个生活服务的入口,我们考虑到用户整个生活的轨迹,并且在移动互联网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用户的这种轨迹。手机客户端每天几十万的下载量,是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优势的体现。
其实,平台型公司有一个很长的酝酿期,早期挣不到钱。2004年,我从硅谷回国创业,当时美国已经有了信息分类网站Craigslist。国内的分类信息还发布在报纸上、贴在电线杆上或者楼道里。几乎同一时期,大家都看准了这个机会,几千家网站开始做分类广告。垂直网站往往只做一个品类,房子、车、招聘,把商家聚集起来,打大量的广告,把用户收集到平台上,然后开始找商家收费。平台型公司则对商家和用户都免费,积累起大量的用户和商户才会发力。从2005年到2009年,分类信息平台网站在外界没有什么声音,因为都在一点点积累,没有极大用户量,商业模式就无从谈起。
现在,我们花了近十年时间建立起的大平台已经到了发力期。我们做了很多创新,提供私人定制服务,之前在PC很难实现,但在移动上我们可以随时找到这个用户做定点推送。可以说,移动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机遇。
- 上一篇:区域市场如何实行控销模式? 2017/10/22
- 下一篇:构建强势品牌营销管理有新招 2017/3/21